平城(北魏都城)
本詞條是多義詞,共5個義項
更多義項 ▼
收起列表 ▲
北魏都城山西古鎮朝鮮城市民謠歌曲城市地形分布類型
平城(今山西省大同市),北魏中期都城。北魏平城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。從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於天興元年(公元398年)七月遷都至此,至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,共建都於此97年之久,前後經歷道武帝、明元帝、太武帝、文成帝、獻文帝、孝文帝共六位皇帝,成為當時北方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中心。另有山西同名古鎮和朝鮮同名城市及日本歷史名城平城京(今奈良)。平城取自漢語”平成“,因其古代處於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界地帶,而以“平”命之。
基本介紹
中文名:平城今:山西省大同市性質:北魏中期都城基礎:漢朝的平城縣
發展歷史,建設布局,主要建築,歷史遺蹟,
發展歷史西漢初置平城縣(治所今大同西北二十八里),為雁門郡東部都尉治。東漢獻帝建安未年,平城縣被廢。三國魏在今代縣東25公里復置平城縣,屬新興郡。曹魏黃初元年(220年)屬雁門郡。西晉建興元年(313年) 代王拓跋猗盧修故平城以為南都。北魏天興元年(398年)北魏道武帝遷都於平城,兼為司州治所。北魏延和元年(432年),改平城為萬年,太和七年(483年)復名平城。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年)孝文帝遷都洛陽後,兼為恆州治所。北魏孝昌二年(526年)六鎮起義,平城淪為廢墟。建設布局北魏定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市)後,“營宮室,建宗廟,立社稷”,進行一系列的首都建設,宮殿苑囿、樓台觀堂等重大工程上百處。為了改善城市環境,從城北引如渾水,從城西引武州川水入城,使首都大街西岸有潺潺流水,東西魚池有游魚嬉戲,水旁弱柳、絲楊、雜樹交蔭,利用水和樹把城市打扮得清新雅致,配上巍峨的宮殿樓閣,真是花團錦簇一般。確實是“靈台山立,壁水池園,雙闕萬仞,九衢四達,羽旌林森,堂殿膠葛”。當時平城由皇城、京城、郭城組成。北面為皇城,皇城南是周回20里的京城,其外是周回32里的郭城。皇城:從天興元年遷都平城至太和十八年遷洛陽,97年中先後建呂以工代殿、苑囿、觀堂、樓池70多處,“欲廣宮室,規度平城四方數十里,將模鄴、洛、長安之制、運材數百萬根”。其位置“截平城西為宮城,四角起樓”。平城四面有如渾水所繞,399年築鹿苑時,又“鑿渠引武州水注之苑中,疏為三溝,分流宮城內外”。宮城中,以太極殿為中心,有西宮、東宮,經90多年的增擴改建,成為完整的宮殿群落。“月觀霞閣,左社右廛,靈台山立,壁水池圓,雙闕萬仞,九衢四達,羽旄林森,堂殿膠葛”。京城:天賜三年(406年)”六月,發八部人,自五百里內繕修都城,魏始邑居之制度”。“規立外城,方二十里,分置市里,經塗洞達”,“里宅櫛比,人神猥湊”。京城內由里坊組成,“百堵齊矗,九衢相望,歌台舞榭,月殿雲堂”,“猶分別士庶,不令雜居,伎作屠估,各有攸處”。郭城:“泰常七年(422年)秋九月,築平城外郭,周回三十二里。”其郭城繞宮城南,悉築為坊,坊開巷,大者容四五百家,小者六七十家。其郭城位於宮城南面。郭城略呈方形,邊長4公里,周長16公里。郭城內規劃了里坊、寺院、市廛、園林等。城郭外分為四郊,建有苑囿。東南有“基架博敞,為天下第一”的永安寺。再南(今柳航里)有明堂、辟雍,明堂上圓下方,四周十二戶九堂。上設天文設施。周邊有籍田、藥圃等。西郊有郊天壇,壇東側有郊天碑,碑上刻有《五經》及國記。壇西有西苑、洛陽殿、靈岩石室等。北郊有“皎若圓鏡”的靈泉池、北苑、白楊泉、鹿野佛圖。東郊有白登台、寧光宮、東苑,苑內建太祖廟。平城郭城外又設四方四維,置八部帥統兵鎮守。主要建築北魏在平城先後建天文、天華、中天軍殿24座;建西宮、北宮、南宮、東宮、寧宮等宮15處;建東苑、西苑、北苑、鹿苑四處;建華林、永林、永興等國3處;建鴻雁、天淵等池6處;建雲母、金華等堂6處;建蓬台、白台等台7處;建玄武、無武等樓3處;建涼風、臨望、東明等觀3處;還建有郊壇、方壇、五精帝壇三處;建太廟、太社、太稷帝社、孔子廟、虎圈、圓丘、方澤、明堂、靈台、辟雍等。其建築規模、數目之繁多、布局之道嚴、規劃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。北魏佛教鼎盛,神圖妙塔,對峙相望,京都內寺廟上百所,僧尼三千餘,除“冠於一世”的雲岡外,尚有“天下第一”的永寧寺,“京華壯觀”的天宮寺及五級大寺等。歷史遺蹟平城遺址在今大同城北、大同火車站以西到陳莊一帶,北依方山,外靠長城。今大同城北上皇莊之東和白馬城村北的板築城基,即是郭城的北牆遺蹟。大同車站附近曾發現有排列整齊的大型石礎、磚瓦殘片、“富貴萬歲”隸書瓦當等。在南門外工農路北側,曾出土大型石柱礎、筒瓦和臼等。可推測這是一座北魏大型建築遺址。其東部曾出土石雕方硯一方,硯首雕有耳環形水池及騎獸、角牴、舞蹈、沐猴圖案四組。硯側雲龍、朱雀、水禽、銜魚的紋飾和下部壺門保存方形樣等,為北魏石雕藝術的孤品。平城遺址遺址還出土八曲銀流、刻花銀碗和鎏金高足鋼杯等文物,具有伊朗薩桑王朝金銀器特徵。是北魏時與西域交往的實物歷史見證。近年在城南又有新的遺址發現。平城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相關詞條
平城(北魏都城)平城(今山西省大同市),北魏中期都城。北魏平城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。從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於天興元年(公元398年)七月遷都至此,至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...
平城(山西古鎮)平城,位居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以北6公里處的山間盆地中。周圍群山環繞,崗巒疊起,地處“萬峰環列,突中一窩”之心。鎮東與六泉鄉相連,西與秦家莊毗鄰,南通崇文...
平城(朝鮮城市)平城是朝鮮平安南道的首府。平城同時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要的科研基地,設有25處朝鮮科學院下屬的科研所,還有1個擁有超過40,000名科學家的“科學研究聯合體...
平城縣平城縣西漢置 編輯 漢初置平城縣(治所今大同西北二十八里),為雁門郡東部都尉治。東漢獻帝建安未年,平城縣被廢。三國魏在今代縣東25公里復置平城縣,屬新興郡...
平城村平城村屬於廣東省吳川市黃坡鎮的大村莊,也是平城鄉的所在地,革命村莊,現人口有6000多人,姓氏以陳姓為主,龍 錢兩姓極少,村內有平城國小 、平城中學 ,菜市場,...
平城下詩詞題解這是一首以守邊士卒口吻寫的邊塞詩。平城:指秦代的平城縣,在今天的山西大同縣一帶,轄境在長城以北,不是指唐代的平城縣(今山西上黨一帶。)...
張韜(山西省大同市委常委、平城區委書記)張韜,男,漢族,1971年11月生,山西定襄人,大學學歷,經濟學碩士學位,200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1992年10月參加工作。現任山西省大同市委常委,平城區委書記。...
平城站平城站(朝鮮語:평성역)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南道平城市的一個鐵路車站,屬於平羅線。...
平城遺址平城遺址(Site of Pingcheng City),主要指北魏都城平城遺址,中國北魏中期都城遺址,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區及其附近。198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由城牆及城內...
郭雲峰(山西大同市平城區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)郭雲峰,現任山西大同市平城區委常委。...... 現任大同市平城區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。 [1-2] 郭雲峰任免信息 編輯 2016年8月,郭雲峰當選為大同市新榮區委常委。 ...
李繼忠(大同市平城區區委副書記、區長)李繼忠,男,漢族,1965年11月生,山西省靈丘縣人,1985年7月參加工作,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在職研究生學歷,法學博士。現任大同市平城區區委副書記、區長。...
韓傑(山西大同市平城區副區長)韓傑,男,1976年2月生,山西大同人,漢族,研究生學歷,中共黨員,199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1998年7月參加工作。現任大同市平城區副區長。...
王義萍(大同市平城區副區長)王義萍,女,1965年11月生,山西廣靈人,漢族,大學學歷,中共黨員,199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1987年7月參加工作。現任大同市平城區副區長。...
平城(城市地形分布類型)軍事學家將城市按照地形分布分為平城、平山城、山城這3類,但實際上,這2類間的區別並不是很明確。...
穆平城穆平城,北魏穆正國之子,很早去世。高祖元宏時,始平公主在宮中逝世,追贈穆平城為駙馬都尉,和公主合葬。...
大同(山西省大同市)2018年2月9日,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大同市城區、南郊區、礦區,設立大同市平城區、雲岡區,同意將南郊區古店鎮劃歸新榮區管轄,同意撤銷大同縣、設立大同市雲州區,...
白登之圍時值寒冬天氣,天降大雪,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,輕敵冒進,直追到大同平城,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。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,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,達7天7夜...
熱門詞條
戒菸門診
翠星之加爾剛蒂亞
手風琴
男人女人
乃木希典
隱婚男女
太宰府天滿宮
氣泡礦泉水
最佳女婿
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
竹內由惠
絕對戀愛命令
音效網
瑪荷尼家具
紅唇
吞咽困難
馬鈴薯沙拉
鳳凰山
紗裙
香港論壇
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
林佩君
典雅
美國短毛貓
捷豹XJ
胃脹
刁蠻公主
黑道千金逼我嫁